2017年12月22日,特朗普簽署了美國《減稅與就業法案》這一全面稅收改革法案。這一次的稅改內容廣泛,一旦付諸實施,可能對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這次美國稅改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廣泛的、大幅度的減稅,既降低個人所得稅,也降低企業所得稅。調整后的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從39.6%降至37%,最低稅率從12%降為10%,同時,個人和家庭的免稅額提高了一倍,分別提高至1.2萬美元和2.4萬美元。企業所得稅方面的下調步伐更為激進。從2018年起,美國企業所得稅將從35%永久性降至21%,一次性下調14個百分點。個人獨資或合伙制企業等中小型企業占美國企業總數的95%左右,稅改法案規定這類企業適用于比相應的個人所得稅更為優惠的稅率,優惠幅度為20%。
這次稅改的另一個重要特點,也是比單純減稅更為重要的政策調整,是對刺激投資、吸引資金回流的高度重視。例如,為鼓勵投資,稅改法案規定資本品可直接扣除,而不必分5年通過折舊來扣除。
美國此番稅改,可謂掀起一番熱議,主流聲音都在說減稅,到底減了多少呢?與我國的稅收條款差距有多少?
企業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
遺產稅
凈投資所得稅
導管(Conduit)企業所有者
導管公司是指通常以逃避或減少稅收、轉移或累積利潤等為目的而設立的公司。這類公司僅在所在國登記注冊,以滿足法律所要求的組織形式,而不從事制造、經銷、管理等實質性經營活動。此類避稅安排中的導管公司通常是公司形式,但也有可能是合伙企業、信托或企業類似的經濟實體。
一次性利潤匯回稅
在中國,若是通過股息分配形式匯回國內,則中國居民企業收到股息后,還原為稅前所得,計算應繳納中國企業所得稅,并依據限額進行補繳或結轉;若是通過利息所得的形式匯回國內,中國居民企業在收到境外利息、特許權使用費和服務費時,需要在中國境內繳納企業所得稅。以上兩種情形,簡單來看,都約等于以企業所得稅稅率征收一次性利潤匯回稅。
美國此次稅改,對跨國企業目前為避稅而囤積在海外的2.6萬億美元利潤,只需一次性繳納14%便可合法匯回美國,相比于之前的35%下降幅度超過50%。
? ? ? ? 全球課稅收制
之前的全球制導致公司的海外利潤都存放在境外,此舉有可能能夠吸引一部分利潤流入美國本土。
在中國,對于居民企業仍就其世界范圍的所得征稅。在我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且取得所得與設立的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非居民企業,就其來源于我國境內的所得和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在我國境內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征稅;但在我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且取得所得與設立的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非居民企業,僅就其來源于我國境內的所得征稅。
這次稅改的另一個重要特點,也是比單純減稅更為重要的政策調整,是對刺激投資、吸引資金回流的高度重視。例如,為鼓勵投資,稅改法案規定資本品可直接扣除,而不必分5年通過折舊來扣除。
美國此番稅改,可謂掀起一番熱議,主流聲音都在說減稅,到底減了多少呢?與我國的稅收條款差距有多少?
據外媒報導,中國視特朗普的減稅是“威脅”,正制定應急計劃,用“組合拳”包括引導市場利率走高、加強資本管控、增加外匯干預頻率,以支撐人民幣匯率,確保資金不被美國吸走。中方匿名官員說,美國稅改計劃是“灰犀牛”(指比黑天鵝更大、發生機率更高的潛在危機),是一場新威脅。尤其今年第一季,中國將面臨幾場大硬仗。
如今中國企業稅負已居全球前列(世銀統計,稅率約占企業總利潤68%,而美國僅44%),企業獲利普遍衰退下,中國如被迫跟進減稅,政府收入減少、債務增加,而“一帶一路”、亞投行和軍備發展、養老社保等支出日增,必然削弱政府財力,原有發展模式無以為繼,中國將面臨嚴峻情勢。
因應美國減稅,日本正討論加薪和企業稅率降至低于25%,德國1月也宣布改革稅制,英國系列減稅,企業所得稅和資本利得稅都降低,法國今年強制性征稅將減少約70億歐元,印度也推行統一商品和服務稅。中國宣稱不會參與減稅競爭,但政府債務增加,減或不減,當局都面臨兩難壓力。2016、2017年中國經濟都傲視全球,2018年能否持續榮景?
美國制造業一直在努力跟上世界其他地區的步伐。更高的稅收和過度管制阻礙了美國制造商的活力。在眾議院共和黨藍圖,其中兩個主要的企業提案可以大大有利于許多美國制造商。第一個興趣領域是將公司稅率從35%降低到20%。目前,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國家相比,35%的稅率要高得多。平均企業稅率為24%。如果美國制造商在未來,以近24%的稅率征稅,可以大大提高他們在全球的競爭力。第二個提議將取消目前美國的全球稅收制度,并用地域稅制取而代之。截至目前,法律規定,美國公司必須在其營業所在國的外國收入上繳稅,并在美國將這些收入帶回美國時再繳納更多的美國稅。大多數其他非美國企業都使用地域稅制。這意味著他們能夠將國外收入匯回國內,而且有時甚至沒有剩余的國內稅。
如果計劃按照今天的設想通過的話,邊界調整將阻止美國公司扣除進口到美國的原材料或成品的成本。
舉例如下:“一家美國制造商為在美國組裝的產品進口了價值800美元的材料,并以1,000美元的價格出售,將不再能夠從其收入中扣除800美元的成本。這個稅收義務的計算不是200美元的利潤 - 收入和進口材料成本之間的差額,而是從產品收到的全部1000美元中扣除。在20%的稅收的世界里,這樣的公司將支付200美元,而不是40美元的稅。“
顯然,一些擬議的稅收改革可能會對美國制造商及其在全球的競爭能力產生重大影響。然而,這一立法的其他領域可能會使制造商需要重新組織供應鏈。
作為美國廣泛稅務改革的一部分,截至2018年1月1日,美國的聯邦公司稅率將從35%降至21%。
舉例說明,做為一家國際性無紡布公司,Suominen集團在美國的遞延所得稅凈負債額約為1000萬歐元。由于公司稅率下降,公司的遞延所得稅凈負債額預計將減少約400萬歐元。這一非經常性項目將提高Suominen 2017年的利潤,因為將在2017年財務報表中確認公司在本財政年度所得稅總額的所得稅減少,而且沒有現金流量的影響。
關于新投資對2017年所得稅加速折舊免稅額的影響,Suominen預計稅制改革也將對公司產生積極的影響。
綜合分析,以下這幾種稅制改革將對美國無紡布制造商的影響較大。
1. 企業稅率降低:
目前,公司稅率最高為35%。新的法律將把這個比例降低到21%(個人服務公司的比例為25%)。政府和一些經濟學家預計,這將啟動經濟,刺激工資和就業增長,并鼓勵投資。中國制造業利用外資增速將進一步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2017年1~7月,我國制造業實際利用外資204.8億美元,同比下降5.7%。新稅改方案一旦落地,美國吸引外資的能力將大幅提升,直接削弱我國制造業吸引外資的能力,利用外資增速將進一步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
2. “傳遞”業務的稅率降低:
這允許獨資企業,有限合伙人和合伙企業的20%收入扣除(上限為企業支付工資的50%)。但是,這個比率只適用于某些行業的“傳遞”業務。例如,以服務為導向的“傳遞”業務,如法律或金融服務,將不符合較低的費率,但無紡布制造業符合條件。
3. 加快某些投資的商業性消費:
這允許企業立即注銷資本投資,而不是在資產的整個生命周期內遞增。對于重資產的無紡布制造業來說,這可以通過購買新設備和資產更具成本效益來幫助擴大制造規模。
4. 減少利息費用:
新法案將利息扣除額限制在企業經調整的應納稅所得額的30%。這似乎是為了遏制公司債務。
5. 保留工作機會稅收抵免以及其他一些激勵措施:
該法案的早期版本試圖廢除WOTC,允許企業要求雇用和保留來自特定目標群體(如退伍軍人和SNAP收件人)的員工的稅收抵免。最后的法案保留了這個信用,連同研究和開發信貸新市場稅收抵免和私人活動債券的豁免。
6. 海外利潤稅:
為了匯回存儲在海外的利潤,對公司離岸現金資產征收15%的稅,對非現金資產征收8%的稅。美國對海外資產一次性匯回征收較低的匯回稅,并對非現金資產適用更低稅率,將激勵美國企業加速回遷海外工廠和設備,我國中高端制造業將不可避免會受到較大沖擊。
特朗普就任總統后對很多企業放話,誰不撤回美國生產就給誰加稅,現在已經有一些企業答應回到美國辦廠了。一年多來,三星、LG、英特爾、蘋果相繼在美建廠,海爾、海信、福耀玻璃等我國中高端制造企業也紛紛擴大在美投資。
對中國來說,其中一個代表企業就是曹德旺的福耀玻璃。曹德旺到美國投資辦廠屬于什么特點呢?他的市場本來就在美國,他所生產的汽車玻璃本來就是賣給美國通用、福特的。只不過他原來是在中國生產,出口到美國。現在他把工廠建到美國,在美國生產,還是賣給美國的通用、福特,有些還可能賣到中國。他的市場并沒有變,只是把生產場所變了。生產場所一變,他的各項成本就都變了,這里面有些的成本跟中國相比肯定是有差距的。比如說能源成本,他用天然氣多少錢?在中國用多少錢?他用電多少錢,在中國用電多少錢?他的勞動力多少錢?
最重要是什么呢?是美國政府也在招商引資。他花了1000多萬美元買了一塊地,并且這塊地既不在東部,也不在西部,而是在中部。這個地比較便宜,雖然花了1000多萬美元,但是因為他雇傭了1100個藍領工人,政府又給他補了1700萬美元,相當于那塊地沒要錢,這也是招商。現在看,特朗普之所以能夠競選成功,很重要一點就是他要給藍領的人找到就業機會。
據曹德旺講,他雇的工人都是40多歲以上且沒有高級技能的工人。現在的美國白領就業率是很高的,藍領特別是年齡比較大的藍領就業率是很低的。所以,特朗普的競選綱領要恢復美國的制造業,就是要解決一批藍領工人的就業。
所以許多市場本來就在美國的企業,商品需要出口到美國的企業,有一部分已經在美國投資建廠,還有一些也會考慮搬到美國去。當前我們正在去產能,例如鋼鐵過剩,煤炭、水泥過剩。無紡布企業,經過新的稅改后,通過加關稅,打貿易戰,出口更難了,也會出現需求下降,甚至出現過剩。2016年、2017年產能在不斷增加,根本沒考慮這類產品的產能過剩,現在看來,2018年和未來一段時間也需要重新審視了。